• 开平市红十字会
  •  
    • 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 红会事业 > 活动感言
江门“血豪”51岁刘航庆,世界杯前献一次
发布日期:2014-06-25
来源:null
打印
【字体:
内容导航:

转载自都市网(原稿南方都市报)

http://epaper.oeeee.com/M/html/2014-06/16/content_2096189.htm

刘航庆

6月14日是“世界献血者日”,在这一天全球的无偿献血者们都在为他人的生命搭建一座桥梁。据江门市中心血站官方微博显示,江门420万人口中每月献血人数仅3000多人,不足全市常驻人口的1%。同时,由于江门地区较为平稳,近几年来有时会出现阶段性的用血紧张,进入6月以来各类血型频频偏紧,血站现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库存量有所回升。

在血库库存量逐渐回升的背后,是“血豪”刘航庆等献血者不断地努力和维持。今年已51岁的他是无偿献血义工服务队队员,从1999年始至今,他已经无偿捐献全血和血小板95次,并打算在世界杯开赛前完成第96次捐献。他说等待用血就像是春运的车票,献血全靠自愿但拒绝互助。“因为这样就多了一袋血用,就可以多帮到一个人。”

“血豪95”,这不是哪个好战游戏的少年喊出的口号,而是今年已51岁的无偿献血义工服务队队员刘航庆的Q Q签名。从1999年始至今,他已经无偿捐献全血和血小板95次,从军人家庭出身的他将此“战功”列上签名台,并打算在世界杯开赛前完成第96次捐献。他笑着说:“献完这次,好熬夜看世界杯!”

第一次献血,在广州

1976年春节过后,刘航庆跟随在部队工作的父亲来到开平,转入风采中学读初一。17岁那年他还不知道高考要恢复,两年后高考落榜进了印刷厂。巧合的是,如今献血屋所在的位置正是当年厂房拆迁后重建的地方,他说一切都是缘。

1997年厂里改制,刘航庆跟着亲戚来到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,当起游戏机维修工。1999年10月4日中午时分,他正前往荔湾广场附近吃饭,遇到了人生中第一辆献血车并献了200m l,知道自己是B型血。

2000年,父亲中风。作为最小的儿子,刘航庆不得不回到了开平照顾父亲,并抽空跑起了摩的。那时开平还没有献血车,他便打电话问献血办。

“2001年8月11日,江门第一次拍流动献血车来开平。我搭完客到金钟广场又恰巧看见,就荣幸地成为了开平的第一个街头无偿献血者。”而当时因献血的观念还未被市民普遍接纳,当天流动车就采集到两份血液。

开平第一人,献血已95次

“别人有钱,称自己为土豪;我有血,所以叫血豪。”说这话时,这位头发已有些发白的阿伯习惯性地调侃自己。

2004年,刘航庆从报纸上看到可以献成分血,但因进口设备太贵不禁颠簸,所以献血者需到江门献血,而且因血小板仅能保存5天,捐献者需提前电话预约。得知此消息后,刘航庆很快就打电话到血站进行了登记。

不幸的是,第一次的血小板之约并未成行。2005年4月,父亲因重病过世,在父亲病重期间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刘航庆。“但考虑到一来一回坐车、采血要大半天,我只好放弃,感觉很遗憾。”

次年8月5日,刘航庆终于来到江门捐献机采血小板,满足了从前的心愿。从那以后直至开平有了自己的机采设备前,他陆续多次到江门捐献,终成“血豪”。截至目前,他的献血总量已达26000m l,并入选2013年江门前十名机采献血者。

“血豪”义工,带领开平人献血

除了自己献血外,刘航庆也开始不断向身边的人宣传献血的知识。2007年始,江门开始组建自己的无偿献血义工服务队,他也积极报了名入队。

“我记得汶川大地震时期,13号献血流动车来时来排队献血的人要等3个小时。”在做义工的时间里,比这些经历更让他兴奋的,是2011年12月16日开平献血屋的成立。这个江门四市中唯一有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屋,成为退休后的刘航庆每周三至周日的常驻地。上午10点到下午5点,他为前来鲜血的热心者介绍、服务,几乎不曾离开。

“你知道有多巧吗?现在我所站的地方,是当年在印刷厂展销部所在的位置,后来旧楼拆了重建,成为开平市中心医院的一个诊所所在地。当江门市中心血站与开平市政府合建献血屋时,又恰巧选了这个地方。”刘航庆右手指着地板,笑得像个孩子般。

如今,花了50万元左右装修的献血屋已开工一年多,配有1个医生、1个护士,上百名开平的注册义工时不时前来,而包括“鱼仔”在内的4名义工早已成为刘航庆的搭档,有不懂的都会问问这位“老大哥”。

在如“血豪”刘航庆等义工的带领下,开平也已成为江门三区四市中无偿献血人群迅速增长的地区,2013年全市无偿献血6324人次,较上年增加933人次;献血量达126.4万毫升,比2012年增加18.6万毫升,年增长率为17%。

父子同行,儿子18岁开始献血

儿子嘉麒18岁的第二天,“血豪”爸爸就给他上了有意义的一课。那时嘉麒正读高二,6月期末考前,刘航庆怂恿儿子捐献血小板。但考虑到血小板捐献一次器材需1000多元/套,害怕捐献不成功可能引起浪费,儿子的第一次还是捐献了全血。

那年12月,根据周期又到了可献血的日子。刘航庆正好要到江门捐献血小板,他再次半开玩笑地怂恿儿子:“我要去江门献血,你敢不敢?”竟没想到被儿子一口答应,这事儿也得到妻子的赞同。直到如今,为了纪念这次特别的父子同行,“血豪”的空间里还登载着多张那次献血的照片。

今年孩子大学即将毕业,一直让“血豪”爸爸觉得骄傲的是,儿子在读书期间也没少参加学校的献血活动,似乎早已继承了自己的“惯性”。

眼看世界杯就要来临,“血豪”说血小板捐献时间已到,他要在此前再献一次。而对于未来仅剩不多的献血生涯,“血豪”笑称:“根据要求初次献血不能超过55岁。如果检测能过关,我打算献到60岁。”

数据每月献血者3000多人

“虽然她平日有献血,但听说血库还是紧缺,护士建议我们还是自己过来补充一下。”6月11日上午,“世界献血者日”前三天,江门某银行经理林晓雯和3名同事在江门市中心血站二楼的机采室外填写献血表格,他们将为即将生产的40岁女同事互助献血。

血库紧缺,似乎成为江门市中心血站新浪微博上永恒不变的话题。南都记者浏览该微博发现,几乎每周血库都处于缺血状态,而进入6月以来,频率提升至每天。由于全血捐献每半年才一次,15天便可献一次的血小板也成为许多固定捐献者的选择。但无论是全血还是血小板捐献,每月全市捐献者仅3000多人,相对于420万的常住人口,这个数,比例实在太低,不到1%。

据公开数据显示,2014年1月份江门地区采全血共3722次,献血量为1010500m l,供血量为886100m l;单采血小板262次共378个治疗量,供应381.5个。对此,江门市中心血站曾表示,江门市献血人数仅占本地区常住人口总的 .88%,未能达到全国1%平均水平,与国际献血发达国家3-4%水平差距明显。

2014江门献血

1月:捐献全血3722次共1010500m l,用血量为886100m l;单采血小板262次378个治疗量,供应381.5个

2月:捐献全血2035次共550910m l,用血量为671400m l;单采血小板224次311个治疗量,供应304.5个。

3月:捐献全血3553次共909255m l,用血量为905500m l;单采血小板274次396个治疗量,供应390个。

4月:暂缺数据

5月:捐献全血3392次共892340m l,用血量为861300m l;单采血小板237次共346个治疗量,供应334个。

血豪说“我献血,但拒绝互助”

自“郭美美”事件后,人们对于血液使用的流向方面似乎提出了更多的要求。当社会都在要求公开时,像“血豪”这样的长期献血者却表示不愿公开自己的那份。“如果公布给病人,可能以后也会产生很多生活的交叉,我也担心大家都知道我献血后,可能会引来一些麻烦。”

刘航庆所担心的麻烦,是关于互助献血制度中的报销问题。“有人知道我长期献血,会跟我说实在是找不到人,可不可以介绍人给他互助献血,或者帮他填一份互助单。”

刚开始,有实在抹不开面子的朋友向他提出这个请求时,他也坦言曾帮过一两次忙,对方也安排坐车、吃饭等。“可是,本来生病了需要用钱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支出,还要用钱来找人互助,又忽然增加了这个费用,我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,后来就不再接受。”

在“血豪”的世界里,等候用血就像是购买春运的车票。“我只要身体可以是肯定会献血的,不要人家找来,但如果我的献血指定给哪个人用,那就等于像是春运买车票一样。我的座位肯定在这里,给了你互助就相当于开了后门。你可以找别的办法来上车,但是别来找我。”

这样的做法也不免有时让人觉得他冷酷无情,但为了求得心安,他说无碍。“如果可以多一个人献血,那就多了一份血液给别人用。我献血但不想互助,因为这样就多了一袋血用,就可以多帮到一个人。”

说法

“郭美美”带来的影响未完全消散

江门存在阶段性用血紧张

别人有钱,称自己为土豪;我有血,所以叫血豪。

——— 刘航庆

要从其他地方调血很难,我们会找本地义务献血者队伍献血,尤其是稀有血型。由于献血者队伍人员是流动的且处于保密状态,通过成立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,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可及时联系。

———市中心血站站长卢岑

为了血液的安全使用和管理,目前江门三区四市也分别设有献血屋及派发血液采集流动车,每天运输血液的工作人员会从各地献血屋及时收取当天血液并入库,而各大医院需要用血时,由中心血站统一发配。

近期临床用血处于偏紧状态

“有时会出现阶段性的用血紧张,但总体来讲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。”据市中心血站透露,2013年度全站共采集全血50817单位,采集单采血小板4635袋,向临床发放红细胞类制品50386单位,单采血小板4481袋。

市中心血站站长卢岑称,江门是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城市,近几年来没有太大的灾难事故发生,所以对于供血量而言也较为平稳。从使用情况来看,“一般来说业务量较大的医院用血量也较大,但由于血液使用属于动态的需求,每个医院到底会用到多少很难预测。从全市情况来看,去年的血液基本能满足需求。”

眼看暑假即将来临,针对每年都会在此时间段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,市中心血站卢岑坦言称,近期全市临床用血的确处于偏紧状态。不过他表示,血站现已通过采取加强无偿献血宣传、发动固定长期无偿献血者,加大对街道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献血招募等措施,目前库存量有所回升,基本满足临床用血。

对于由于本地供血不足而临时向其他地市借用的情况,江门市中心血站站长卢岑称,用血基本立足于本地调配和解决。“要从其他地方调血很难,我们会找本地义务献血者队伍献血,尤其是稀有血型。由于献血者队伍人员是流动的且处于保密状态,通过成立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,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可及时联系。”

献血量赶不上用血量

“现在叫人献血很难,以前我刚来工作的时候有很多人献血,那时互助献血的人也没有那么多”,一位在血站工作多年的人员如是说。

互助献血,简单说来即用血者本人或者其配偶、直系亲属在用血之日起1年之内又参加无偿献血的,可领回与所献血量等量的互助金。而江门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《江门市无偿献血暂行管理办法》,根据相关要求对符合条件但没有献血的市民临床用血时加收约440元/200毫升的互助金。江门实行先收取再退返的原则,符合条件者可到当地献血办公室报销。

无偿献血义工刘航庆而言,互助献血的记忆与不断增长的用血量捆绑在一起。他认为,随着现今医疗水平的不断上升,许多人治得起病也更愿意治病,用血量急剧上升。“据了解,现在每年的用血量呈10%-20%的增长,但献血的人数已经相对固定,献血者的增长赶不上用血的需求。”

为扩充血库,市中心血站每年都会与各大江门直属单位联系,商讨看是否可组织献血活动。而在寒暑假期间,赶上外来务工人员回乡过节和学生放假时,医护人员往往在该时段成为献血补充的大户。

市中心血站站长卢岑称,目前单位团体的献血量占总量的一半左右。而更为直接的是义工刘航庆根据自身经验所做出的估算———在近50%的个体献血者中,参与互助献血的人数比例约占25%。

“很多人献血热情不高,当他们自身或者身边的亲属有需要用血的时候可能才来献血。”这些年来,互助献血成为鼓励市民献血的一种激励措施,但刘航庆也多次遇到部分人为报销互助金,而寻找常常无偿献血者互助献血的情况。不过也有知情人士表示,有些单位为完成每年的献血任务量并通过相关综合考评,甚至用金钱奖励的方式找非单位人员进行献血。

除了医疗水平所带来的用血量快速增长外,多年前因“郭美美”而带来的风波也还未完全消散。血站某工作人员称:“红十字会出事以后,全国各个血站都躺下来了,不单是我们受到了影响。”

为了更好地让献血者知道自己所捐献血液的去向,约两个月前,江门市中心血站对发送短信有关模块进行了升级改造,增加了血液去向短信发布内容,献血者可收到关于所献合格血液发送到的医院信息。同时,献血者可通过短信接收、拨打献血热线等方式获取合格血液去向信息。

知多D

O型血最缺

“血豪”介绍称,现在许多人仍对用血有较大的误区,一是关于O型血的使用问题,二是关于亲属的输血问题。

“以前的人认为O型血的人很多,所以并不缺乏,其实最缺的是O型血。因为拥有这个血型的人多,相应的使用这种血型的人也多。一般说来,O型血人群可占比约40%,A型血约26%,B 型为22%。而AB型血因使用人群较少,而很少乏。”

同时,对于O型血的交叉供血问题,刘航庆强调现已不再允许。“现在连同型血不同的人用都可能引起排异反应,为了减少这种因血型不同而造成的排异,我们提倡都输同型血。除非在完全没有血用的情况下,急需救命才有可能使用交叉用血。”

直系亲属血液更不安全

此外,电视电影里常提及直系亲属之间血液可互相使用的问题,“血豪”称也有误区。由于直系亲属血液相似,互输可能出现一些免疫反应,其中可能会出现‘移植物抗宿主病’,这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。

“直系亲属的血液更不安全,以往的旧观念和现有的科学出现了冲撞。即便没有其他的血液,只能输入直系亲属的血,也要经过更加严格的处理才能使用。”本版采写: 南都记者 熊晓艳

相关推荐
 
联系我们网站地图
 主办:中共开平市委、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   粤ICP备05079694号